文章提供:圖文資通組

文章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260/digital-legacy

人死後,網路世界裡的「數位遺體」該怎麼辦?

發佈日期:2019/08/06     消息來源:數位時代

2019.08.06 by 品玩 PinbWest

圖片來源:Pixaby

去年,和我同齡的一位媒體朋友因為心臟病突然離世,而就在幾個小時前我剛剛刷到他的微信朋友圈。事後我透過微信向他告別,這樣做的不止我一個人,而這些信息是否可能被他的親人點開我們並不知道。

這是我朋友圈裡第一個真正停止更新的帳號(已知的)。

我曾幾次點開朋友圈,回顧他生前記錄的訊息。「若有機會選擇,他願意這些狀態依然公開嗎?這些信息會有一天被清空嗎?如果我離開人世我的信息怎麼辦?」這些問題時不時在我瀏覽的時候從腦子裡冒出來。

牛津大學曾有一項研究表示,在半個世紀之內,Facebook可能會被私人佔領,屆時去世的用戶會比活著的活躍用戶還多。日本NHK電視台也曾做過一項調查,數據顯示55%的日本網友對如何處理數位遺產感到不安。同時95.2%的網友不知道該拿數位遺產怎麼辦。

是個人的困惑,也是社會的困惑

圖片來源:品玩

肉體之外,網路裡也存在有人格的「數位遺體」。

前段時間我接觸到一位聖母峰攀登者,雖稱得上「身經百戰」,但他依舊會在每次出發前準備一份遺書。除了寫明承擔一切意外風險之外,他還註明了自己的支付寶、提款卡等社群帳號和密碼留給指定家人。

像這樣在生前主動指定使用權繼承人的情況不多,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意識。假如意外先來臨,我們在網路上的數位遺產將面臨很多爭議。

數位遺產主要可劃分為:物質和精神兩類。物質數位遺產以現實財富作為基礎,指的是和錢掛鉤的,像支付寶、虛擬貨幣等;而精神數位遺產則指的是社群帳號以及上面承載的信息、個人文件等。

由於後者涉及到倫理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構建了使用者的「人格性」,法律尚無明確定論也無法類比統上的遺產繼承處理,因此存在更多棘手的繼承爭議。

圖片來源:品玩

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15歲的少女在德國柏林地鐵站被列車撞擊去世,她的父母想知道女兒是否有自殺傾向,便向Facebook提出訪問其帳號的權力。Facebook以數據保護為原則拒絕了請求,柏林地方法院作出一審裁決同意了父母的要求。Facebook不服,再次上訴到德國聯邦最高法院,但以敗訴告終。

德國最高法院認為:數位財產也應該像信件、書籍、日記一樣作為遺產留給繼承人。而Facebook表示:雖然對家庭遭遇有情感上的理解,但是對於用戶仍具有保護其個人隱私的權力,因此對於裁決結果表示尊重但不認同。

像案例中少女的Facebook帳號及其包含的內容,一定程度具有承載「人格」的特性,使得這個判決非常複雜,法律的缺失更加大了其難度。

以往的遺產主要是身外之物,涉及到人格利益的東西較少,或不作為主要遺產。而現在各種社群帳號等虛擬帳號中包涵的人格性成分之多足以形成一個「數位遺體」。一個人願意在過世之後將傳統的身外之物交給法定或意定繼承人,但這或許不意味,這個人同樣願意在死亡後將自己擁有人格的「數位遺體」交給他們。何況,繼承對於「數位遺體」來說並不是好的處理方式。

圖片來源:品玩

「數位遺體」,暫無好歸宿
另一個案例,今年伊索比亞航空空難中遇難的中國大四女生,由於微博帳號被媒體曝光,一些攻擊遇難者生活方式的言論充斥其貼文下。面對這種情況,微博選擇刪除評論裡的言論過激的帳號,並對遇難者的帳號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護。可以說,微博暫時接管了遇難者的數位遺產。

有這樣一個冷知識:每年我們在各種網站、APP上點過「同意」的所有隱私政策、條款,如果要認真讀完需要花上76個完整的工作日。而這些條款中與數位資產直接相關的一條是:用戶僅對帳號擁有使用權,帳號所有權歸平台公司所有。

可以說,我們手裡各種數位信息的處理權力早已「被選擇」。但這也使得網路公司不得不著手解決要面臨的數位遺產問題。

2009年,FaceBook推出「紀念帳號」,用戶可在生前指定一位委託聯繫人,讓其在自己過世後管理遺留帳戶。其主頁顯示「紀念帳戶」的灰色狀態,可瀏覽但無法進行互動,僅作為Facebook用戶追思和紀念的窗口。而這位管理者也只擁有更換頭像和封面圖片的權限,如需其他操作需得到法院批准。

Facebook紀念帳戶   圖片來源:品玩

Google在2013年推出「閒置帳號管理員」功能,用戶可指定一名管理員,Google會在其帳號處於不活躍的狀態時,發送其帳戶下的數據給管理員。

蘋果面對這個問題態度很「強硬」,它在條款中明確指出:用戶的帳戶不可轉讓,且Apple ID或帳戶內內容所享有的任何權利將在用戶被證明去世後被刪除。

蘋果服務條款 圖片來源:品玩

中國一些大的網路公司暫無上線讓用戶生前做決定的平台功能,數位遺產處理方式依舊和普通遺產相似。常用的QQ和微信使用「回收」政策,用戶的帳號長時間未登錄,騰訊將對這些帳戶進行回收以免資源浪費。回收帳號無法復原,這可能意味著帳號上的信息會被刪除。如果帳戶裡面包含資產,親屬可以提供帳號資金來源、有效的電子信箱、死亡證明等資料進行資金轉移。微博則可以透過微博客服申請帳戶保護,官方核實相關信息之後會將去世用戶的帳戶移交到新的帳號持有人。

這顯然不是對「數位遺體」最負責的處理方式,不過平台會因此省去了一大部分運營成本,也規避了可能在法律上的問題,尤其是數位遺產的法律還不成形的時候。

圖片來源:品玩

「數位遺體」野葬
數據遺產問題的暴露催生了一些「在線處理網路遺產,實現網絡數據永生」的生意。一些人開始考慮透過這些方式來處理數位遺產讓它們得到保護或者持續更新,但我更願意把這種行為稱為「野葬」。

例如:Replika和Eter Nime是AI人工智慧的聊天機器人,可以在死後模仿你的聲音與情人對話;Cirrus Legacy讓你為指定的情人留下各種平台的帳號密碼;Dead Social和GoneNotGone可以持續不斷地向你的親人發送你編輯好的信息,也會在他們的生日當天送去祝福。

GoneNotGone官網    圖片來源:品玩

這些想法聽起來有點嚇人又有點酷,不過並不是太安全,比如Cirrus Legacy的業務已經停止運營。最終你只不過可能是花了一筆不小的資金,又把自己的隱私暴露在另一個地方,這行為很「野葬」。

有一天你離開了,網路世界裡留下的數據到底怎麼處置可能你不在乎,可能你也希望為它建立一座墓居,不管怎樣這份權力你是有的。

現實裡,你能做的最實際的可能就是在生前立份遺囑,安頓這些數據的身後事。不過我們也期盼著法律對它有所保護,當然這裡面能起到牽頭作用的還得靠掌握著無數用戶信息的巨頭們。

網路時代,死亡可不能一了百了。

責任編輯:江可萱

前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