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數位時代 #AI與大數據 #程式開發 #商業經營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444/data-man-andy-lin

打開Facebook專頁「Data Man的資料視覺化筆記」,可以看到一個個發揮創意的視覺資料化專案。有總統大選時台灣各地藍綠戰績的互動式地圖;有將空氣品質監測資料製作成月曆式圖表,分析哪個月空氣品質比較糟的作品;最有趣是透過姓氏地圖,看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等族群在台灣的發展軌跡。

這個粉絲專頁,是數據記者林佳賢四年前剛學習程式語言時,記錄分享自學路上的點滴。如今,這個平台已經吸引2.5萬人追蹤,他也成了新加坡最大英文媒體《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的數據記者,忙著準備星國2020年大選的資料視覺化專題。

而這一切,都是七年前他從台大經濟系畢業時,不曾想像過的事。

如果換個方式說新聞,那會是怎樣的體驗?

「2013年大學畢業時,根本還沒有什麼大數據,系上也完全沒有coding課程,只有教一些基礎的統計用軟體。」離開校園後,林佳賢選擇專攻新聞界,在《經濟日報》編譯國際新聞。

「當初加入媒體,是因為我覺得新聞可以直接改變社會。」然而,文字記者當久了,他漸漸感到突破性有限、有點無趣,開始好奇國外新聞媒體有沒有什麼創新做法,一研究就入了迷。

他看到一篇《彭博社》(Bloomberg)的報導,用視覺化的方式彙整全球百大富豪的資料,「我從沒想過新聞可以這樣做。」後來,林佳賢離開《經濟日報》,到了《關鍵評論網》工作,有一天主管來問他,「你會不會想做一些創新的東西?」他靈機一動,想到了資料視覺化。於是他開始自學程式設計。而這一刻也成了他踏上數據記者道路的契機。

雖然沒學過寫程式,但林佳賢認為自學程式並不難,因為工程師社群有一種互助的風氣,Medium、Github等平台資源也很多,他從專門用來做資料分析、爬蟲與視覺化的R語言學起,利用各種公開的數據,邊做邊學。

林佳賢經常基於個人興趣,發想各種專案。他最喜歡的一個作品,是統計了台北市建築屋齡的互動式地圖,藉由將市區屋齡做視覺化的呈現,可以一眼看出城市內不同區域的發展軌跡,也能發現哪些地區亟需都市更新。若能掌握這些特點繼續向下挖掘,也有機會發展出更深入的報導。

而這正是一般程式設計師難以做到的事情:從資料中找到好素材,說出好故事

數據記者──「文」與「理」結合的跨界人才

「技術好的程式設計師不難找,但他們不一定有新聞眼。」林佳賢直言, 程式設計和新聞的性質很不同,前者需要邏輯思維,後者需要人文素養;而一個好的數據記者,兩者都得兼顧 。

林佳賢曾經與「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合作一個離岸避稅天堂的報導,由於當中涉及許多金融、法規知識,「只懂得操作資料,是沒辦法講出什麼故事的,你得理解這套制度的由來、制度又圖利了誰……,你必須看很多書才行。」

「數據記者非常跨界,這也是媒體愈來愈重視這種人才的原因。」不過,待過多家媒體的林佳賢坦言,目前台灣媒體界要養一個創新的數位新聞團隊,還是有些吃力。

因此林佳賢在三個月前轉戰新加坡,想從亞太區的中心累積海外經驗。目前他在《海峽時報》裡的數位新聞團隊至少有十個人,跟過去在台灣單打獨鬥的經驗有很大差別。

數據記者一職的出現,似乎彰顯了媒體界也踏上「數位人才轉型」的道路。林佳賢強調,傳統調查記者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但他也認為,一個記者若能增添自己的數位技能,那麼他可以操作的題目就會愈來愈廣。

「如果要做假新聞的題目,你怎麼可能不碰資料?」林佳賢指出,「你一定需要更深的資料分析能力,才能講好這個故事。」而對期許自己能在數位時代處理各式題目的新聞人來說,數位技能,或許正是必須補上的那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