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提供︰綜合企劃組

文章來源︰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90704/31859016.html

科工館畢典藏「畢昇與模擬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兩款裝置的教具

2019年07月04日  來源:大成報

 

【大成報記者吉雄世╱高雄報導】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於7月4日上午在科工館北館B1F開放式典藏庫,展示世界首創的「畢昇與模擬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兩款裝置的教具,並首映「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的展現」影片。現場邀請到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徐照夫老師介紹解說「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開發過程,並展演盤機與打樣機操作。另外由來自澳門公共圖書管理廳外文古籍研究員李淑儀博士講述畢昇泥活字版在歷史上的重要性。

科工館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印刷技術團隊合作,展示世界首創的「畢昇與模擬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兩款裝置的教具,並首映「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的展現」影片﹅亦結合科工館所典藏之鉛活字版印刷文物與

應用鉛字版作品聯合展出,使現代人有機會能一睹「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的展現」,亦能觀賞大量印刷時期所使用之鉛活字版印刷機具與文物,並透過展演與體驗過程,傳遞活版印刷文化之美。

中國的四大發明扮演著文明的推手,而其中的印刷術為中國一項影響世界文明進展的重要發明。人類也藉由文字的發明,從手工的抄寫到印刷術的發明和改良,使人類的歷史得以記載和傳承。從隋唐時期發明了雕版印刷,發展至宋朝印刷品趨於完美,兩宋時期也為雕版印刷的黃金時期。其缺點是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將一本書籍雕刻完畢,對於生產速度和知識流通是一個重大障礙。因此古人希望改進印刷術以取得更為便捷的方式,活字版印刷也在此歷史環境中被發明了。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北宋慶曆年間(西元1041~1048年)由畢昇所發明,畢昇所發明的活字以膠泥為原料製成,稱為泥活字印刷,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紀錄。沈括於《夢溪筆談》(西元1085~1095年)有一章節記載“畢昇的泥活字版印刷術”,畢昇在印刷工作中,發現使用雕版印製書籍都要重新雕版,不但耗時、費力且增加印刷成本。如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刻一副活字,不足或毀損部分再重新刻印即可,且日後可重複印製,以排版印刷方式印製書籍,可提高印製的速度與質量。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印刷技術團隊,長期研究世界最早的活字版印刷術,為還原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過程,依沈括《夢溪筆談》所記載的文字敘述,解析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制訂活字版印刷作業架構,運用3D列印機和翻製技術製造「薄如錢唇」的膠泥活字,模擬畢昇的膠泥刻字,再經燒烤而成為泥活字,後續進行刷印程序而獲得印刷品,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創的「一種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的裝置」和「模擬畢昇泥活字版印刷術的裝置」兩款創意教具,透過重現活字的教具,模擬畢昇當時如何使用泥活字排版與印製過程,並藉由操作模擬教具,體驗活版印刷排版與印刷過程。此實驗成功跨越時空的障礙,還原畢昇當時泥活字版印刷技術與印製程序,驗證畢昇所發明的泥版活字印刷術的可行性。

前往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