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供:圖文資通組

文章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840/china-digital-currency

行動支付盛行,為何中國政府還要推「數位人民幣」?

發佈日期:2019/09/20     消息來源:數位時代

2019.09.20 by 陳建鈞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上個月,中國人民銀行透露,中國官方數位貨幣已經「呼之欲出」。9月上旬,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副司長穆長春更出任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進一步激起外界對數位人民幣的想像。

數位人民幣的討論才剛浮上檯面,就傳出即將正式推出的消息,其速度之快不免讓人覺得中國政府是否操之過急。再加上,2017年時,中國才出手整肅密碼貨幣產業,迫使全球最大密碼貨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從中國撤出。種種舉動讓外界好奇,為何才2年時間,中國便重新投入數位貨幣的懷抱。

實際上,人民銀行表示,中國官方早從2014年開始,就已在研究數位貨幣,且有專門的機構負責。

從目前已知的情報,這款央行數位貨幣(DCEP)的功能與價值與實體紙鈔完全相同,民眾可從手機下載DCEP錢包,並像使用現金一般,藉此進行消費,且不必像信用卡、金融卡般與銀行帳戶進行連結,沒有網路也能使用。

中國早已是無現金支付的大國,資誠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全球消費者洞察報告》指出,中國行動支付普及率高達86%,居全球第一;研究機構易觀的資料也顯示,2019年第一季,中國有59兆人民幣的交易額,是經由行動支付App處理,同比去年成長15%。

令人費解的是,既然無現金支付早已普及,為何中國政府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積極開發官方數位貨幣,這種看似脫褲子放屁的行為?

交易全受政府監督,洗錢、資金流向皆無所遁形
對中國政府而言,推出官方數位貨幣有監管與政治兩個層面的意義。

當交易透過DCEP進行時,其紀錄將留存在政府的交易平台上,此舉將有助於中國政府打擊洗錢與非法交易,讓金融犯罪都無所遁形。

貨幣主權也是中國考量的一個點。於2018年退休的前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他不希望中國有一天會採用如比特幣般,由外人管控、設計的貨幣標準。

PwC的報告指出,中國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達86%,其中半數經由支付寶處理。圖片來源:支付寶

周小川的這個擔憂,隨著Facebook 6月發表密碼貨幣Libra而變得真實。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就曾表示,Libra的橫空出世將促使中國政府加快開發數位貨幣的腳步。

儘管Libra受到各國監管單位阻攔,恐難以如期在2020年上線,Facebook服務被封殺的情況下,能對中國造成多少影響也很難說,但人民銀行選在此時放出數位人民幣的風聲,依舊顯示其誕生喚醒了中國政府的危機意識。

另外,牛津大學資深研究人員Vili Lehdonvirta表示,在過去的金融市場中,央行僅能透過升降息、調整準備金比例等操作,間接影響貨幣供給,而在央行數位貨幣體系下,政府將能繞過傳統銀行直接面對民眾,這加大了控管力道。

外媒《彭博社》也指出,數位貨幣屬於流動現金(M0),而非活期存款,銀行業者若要取得數位貨幣,必須存放100%的準備金,將改變過去的簿記習慣,同時減輕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的負擔。

可能不會用區塊鏈,交易直接受政府監督
數位人民可能將不會以密碼貨幣的形式發行,即使撇除政治因素考量,穆長春表示,區塊鏈無法負荷中國龐大人口的交易量,就以雙十一來說,每秒最高成交數可達到92,771筆,絕非區塊鏈網路能夠承受的流量。

穆長春指出,密碼貨幣使用的區塊鏈技術,無法負荷中國龐大人口的交易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因此,儘管穆長春聲稱,相對需要綁定銀行帳戶的行動支付與信用卡,DCEP能夠滿足民眾匿名支付的需求,但有別於真正實現匿名交易的密碼貨幣,DCEP的交易仍在政府監督之下。

Lehdonvirta認為,拜央行數位貨幣所賜,政府將能直接獲取消費者的資訊,直接了解市場上發生的大小事。然而外媒《Quartz》指出,對於中國過去執法頗具爭議的國家而言,這很可能將是以部份異議人士的自由為代價。

傳阿里巴巴、騰訊將參與數位人民幣發布,最快雙十一登場
8月底時,外媒《富比士》曾引述兩位消息來源,指出中國政府將透過7家機構發行數位人民幣。曾任中國建設銀行全球財務策略負責人Paul Schulte則表示,阿里巴巴與騰訊也將參與其中。

至於數位人民幣何時才會到來,曾替中國政府工作的匿名消息來源表示,數位貨幣所需的技術已經就緒,政府最快會在雙十一,這個中國最盛大的電商節日推出數位人民幣。

前往頁首